资讯搜索
王岩镔:纸上印制的抗战记忆

【内容提要】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能真切体会到老一辈印刷人的艰辛与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党的新闻出版事业那种执着热爱和牺牲奉献的情操。这些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印刷人为党的新闻出版印刷事业努力奋斗!

  9月3日,中国以庄严的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里长街,三军列正,铁甲生辉。共和国不会忘记,7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3500万人的伤亡代价,与世界正义力量一道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中,我国印刷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中,我国印刷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当我们抚摸着晋察冀边区“马背上的印刷机”时,端详着当年在艰苦环境下印制使用的书报刊和邮票、饭票时,油然而生的,有对战火纷飞环境中所取得成果的赞叹,而更多的则是对老一辈革命印刷人为夺取抗战胜利而不懈奋斗精神的崇敬!如今,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一篇篇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文章,都向我们诉说着抗战时期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抗战全面爆发前,我国的印刷业已达到“凡外国印刷之能事,国人今皆能自任之而有余,其技术之精者,直可与外来技师抗衡”的技术水平,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却给蓬勃发展的中国印刷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向哪里,哪里的印刷企业就被侵占、焚毁。然而也正是在这期间,大小不一的印刷厂又在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根据地中建立起来,一份份报纸的诞生,一本本书籍的出版,向我们展示了精神食粮的坚不可摧。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出版印刷事业从不断绝。

  仅靠两支旧铁笔、两块锈钢板、两盒誊写墨、半筒高乐牌蜡纸、一把油锟,河南《拂晓报》从议定创办、确定人选、组稿编写印出“创刊号”只用了5天时间;《晋察冀日报》在反扫荡中游击办报,在滚龙沟期间,报社离在陈家院附近四处搜山的敌人只有5公里,敌人一出动,报社职工就坚壁印刷机,准备游击,敌情稍有缓和,再挖出机器继续印报;太岳新华书店为供应解放区的学校教材,当时除铅印、石印一些高年级课本外,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均用木刻版、手工印刷方式印制……在设备简陋、原材料供应不足、频繁迁移以及因敌人封锁所造成的艰苦环境下,各地印刷厂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当代新闻出版业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已远远超越抗战时期所发挥的功能。在创作、生产、传播内容的同时,更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抗战胜利已经70年,早期的中国印刷业和今天相比,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质量、技术,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辈辈传承下来、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印刷精神。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革命根据地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沟壑,都留下了老一辈印刷人的足迹。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能真切体会到老一辈印刷人的艰辛与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党的新闻出版事业那种执着热爱和牺牲奉献的情操。这些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印刷人为党的新闻出版印刷事业努力奋斗!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龙满族自治县鸿宇工贸有限公司

鄂ICP备12003661号-3